公元前626年深夜恒运资本,楚国王宫外响起了激烈的刀剑碰撞声。
那一晚,楚成王正在安然入睡,突然被一股冷风吹醒。王宫外的纷乱和打斗声惊动了他。有人冲进寝宫,把他从温暖的床铺上拉起,猛地扔给他一条白绫。接着,他的儿子冷冷地命令道:“父王,自个了断吧。”这一幕,犹如一场噩梦,震惊整个王宫。虽然情况几乎没有转机,但楚成王依然试图拖延时间,怀抱着最后的希望。他痛苦地对儿子说道:“儿啊,父亲一生最爱熊掌,能否再吃一顿,方能心安?”
儿子毫不留情地回应:“不行,熊掌太难做,你快些死了吧!”
在那寂静的夜晚,楚成王的儿子亲眼看着父亲用白绫自尽。这场父子之间的篡位之争,究竟为何而起呢?
展开剩余83%这位被儿子逼上绝路的,正是春秋时期的楚成王——熊恽。
公元前680年,楚文王与息侯之间的恩怨。
息侯的妻子被蔡侯调戏,息侯愤怒无奈,前来求助楚文王。两国联手,痛打蔡侯一顿,但楚文王意外地对息侯的妻子产生了兴趣,最终将她掠回宫中。可怜的息侯,甚至未能保住自己的妻子。楚文王娶了这位美丽的女子,没过多久,便生下了两个儿子。长子熊艰,次子便是后来的楚成王——熊恽。
不幸的是,楚文王英年早逝,年仅五年便离世。根据当时的规定,年幼的熊艰继位成为楚王。然而,这位熊艰并不像他的弟弟熊恽那样聪明过人。他沉迷于狩猎,荒废政务,而熊恽则日渐不满。
然而,熊恽与熊艰年幼时的争斗也未必只是兄弟间的心机,而是伴随着许多外部的因素。宫廷大臣的派系斗争,尤其是母亲息夫人的偏心,使得熊恽逐渐感到不满。熊艰对弟弟熊恽心生怨恨,最终决定亲手除去他。
《史记·楚世家》曾提到:“庄敖五年,欲杀其弟熊恽,恽奔随......”
熊恽得以逃到随国,躲过一劫。三年后,他携带兵力返回,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哥哥,成功登上了楚国的王位。
楚成王的早期奋斗与聪慧的政治手段。
熊恽登基后,年轻且充满斗志。他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卓越,还善于联络各国,积极扩展楚国的势力。他派遣贡品给周天子,这让周惠王感动不已,决定任命他为“南方镇守者”,赋予他平定夷越的任务。周天子的这一任命让楚成王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巩固,他也利用这一身份,扩展了楚国的疆域。
然而,楚国的不断扩张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周边强国的警惕,齐国尤其不满。两国之间的争斗主要集中在郑国的争夺上,这块肥沃的土地让楚国与齐国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角力。
齐桓公发动八国联军,试图遏制楚国的扩张,但楚成王并未轻易屈服。经过二十四年的激烈争霸,尽管齐国的势力更为强大,楚成王最终凭借自己的坚韧与智慧熬过了这场对抗。齐桓公晚年失去了威严,而楚成王趁机稳固了楚国的疆土,尤其是通过侵占淮河流域的大片领土,进一步巩固了楚国的霸主地位。
权力的背后与父子矛盾的激化。
尽管楚成王在对外扩张中取得了诸多胜利,但在国内,他却面临着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——如何选择继承人。随着年纪渐长,楚成王开始思考立太子的问题。
他原本打算立长子商臣为太子,因为传统上,长子继位是最为常见的做法。商臣年纪稍长,若父亲有意外,也能稳住朝政。然而,楚成王在征询大臣斗勃的意见时,却得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回答。斗勃坚定地表示:“陛下,您的年纪尚轻,且宠妃甚多,立太子尚为时过早。而商臣公子,眼如狼兽,心机深沉,恐怕不适合继承大位。”
尽管斗勃的忠告意味深长,楚成王却因为过于偏爱自己的长子,没能听从劝告。商臣最终被立为太子,而此时,楚成王的宠妃也开始纷纷为儿子谋取更多的权力。商臣渐渐在朝堂上建立了自己的势力,而楚成王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其他妃子,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紧张。
亲情破裂与商臣的篡位之举。
公元前627年,楚国与晋国爆发战争,斗勃因失误受到指责,商臣趁机联合大臣们向父王进谗言,成功让楚成王在愤怒之下将斗勃处决。
然而,冷静下来后,楚成王意识到斗勃不可能犯下这样的错误,于是他开始怀疑商臣的心思,决定另立太子。为了避开商臣的监视,他与亲信们商议,甚至叫来妹妹江芈。然而,消息不慎泄露,商臣开始有所察觉。
商臣设计通过酒宴挑衅江芈,激起她的愤怒,从而确认了自己父亲的动向。商臣于是与潘崇密谋,决定发动政变,篡位登基。
篡位之夜与楚成王的命运。
十月十八日,商臣趁夜色掩护,带领军队包围了楚成王的寝宫。最终,楚成王被迫自尽,遗憾的是,他未能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。即便曾经雄才大略,曾为楚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他也没能避免权力斗争中的悲惨结局。
最终,楚成王的命运与他亲手夺取哥哥生命的那一幕交织在一起,他为自己所犯下的错付出了代价。但即便如此,楚成王在历史上依然留下了重要的印记,他为后来的楚庄王的崛起铺设了道路,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要一员。
作者微信公众号:稗官论史恒运资本,欢迎关注!
发布于:天津市深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